close
中醫認為,根據經氣循行的原則,人體應該在夜間十一點前入眠,而上床後很難入睡,甚至還要靠著數羊幫助入睡的人,像這種情況在古籍《黃帝內經》稱為:「胃不合則臥不安。」意指飲食不正常或喜愛吃宵夜等腸胃較差的患者,較容易睡不好。中藥、針灸、推拿等方式,能幫助改善。
中醫師王睦釧表示,中藥方劑能調理體質,促使人體氣血各歸其位,以調整睡眠周期;針灸能行氣活血,疏經活絡,同時去悶解鬱;耳針療法能安心神、定情志;耳穴貼敷能透過長時間穴位刺激,進而暢通全身氣血;推拿療法能放鬆經絡,紓緩肌肉緊繃。
王醫師指出,這些療法都有助於幫助失眠患者入眠,若使用中藥方劑進行調理,必須針對證型用藥。心悸、精神恍惚、精神興奮或常不自主的難過、胸悶心煩、睡眠不安穩,舌紅苔少,屬肝氣鬱結型,適合用加味逍遙散、甘麥大棗湯或柴胡龍骨牡蠣湯等方劑。
王睦釧指出,頭暈目赤、口苦咽乾、耳鳴、急躁、舌赤,屬肝火旺盛型,適合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方;心膽虛怯、氣鬱生痰、睡眠不安穩、胃脘痞悶、腹脹滿,屬胃脘不和型,適合用溫膽湯加減方;面色少華、四肢倦怠、精神疲勞、吃的少、貧血者、舌淡,屬心脾兩虛,適合用歸脾湯為主要方向來加以調理。
心悸健忘、心煩不安、手心熱、口乾舌燥、潮熱盜汗,屬陰虛火旺型,適合用六味地黃丸、黃連阿膠湯等方劑;虛勞虛煩、操煩不安、痰飲內著、怔忡、恍惚、經常做夢、容易驚恐、易健忘,屬心膽兩虛型,適合用:酸棗仁湯加減方。
偏頭痛頭暈、頸項痠痛、頭頸部慢性肌腱炎者,屬瘀血阻滯型,適合用葛根湯、血府逐瘀湯加減方;心血不足、心煩多汗、怔忡健忘、眼睛疲勞、心神不安定、口乾舌燥,屬思慮過度型,適合用天王補心丹加減方。
王睦釧表示,日常生活上建議民眾可以自行按摩身體各個促進寧神的穴位來助眠,例如手腕上的神門、陰郤、通里、靈道及內關穴,或是耳穴中的耳神門,這些穴位都有定心安神的作用。
神門穴位在手腕橫紋內側,約在腕關節凹陷處;陰郤穴位於前臂掌側,在側腕屈肌腱的橈側邊緣,腕橫紋上○‧五寸處;通里穴位於前臂掌側,在側腕屈肌腱的橈側邊緣,腕橫紋上一寸處;靈道穴位於前臂掌側,在側腕屈肌腱的橈側邊緣,腕橫紋上一‧五寸處;內關穴位在手掌後二寸,兩筋中間的地方。
王醫師提醒,避免在睡前飲用酒精、咖啡、茶葉等刺激性飲料或吃消夜,同時每個禮拜最好要有適度的、持之以恆的運動,這樣的保健方式不僅可以適當的釋放壓力、促進身心健康,對於重新擁有一覺好眠的生活品質也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文章來源: 台灣新生報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